目錄
吸水與吸濕
吸水吸濕在塑膠中是很常見的、普遍的特性,大自然環境中充滿著水氣,塑膠吸收其水分之後,會造成很多性質的變化,其中最顯而易見的就是重量增加、尺寸增加,此特性稱為 吸水性 (Water Absorption),亦稱吸濕性 (Moisure Absorption),是一個可逆的效果。
原則上,吸水性與吸濕性是一樣的,都是論述材料吸收水分的能力,若要區別的話,可以這樣區別:
吸水–
比較強調與水接觸或泡在水中,吸收時間短。
吸濕–
比較強調與空氣中水氣接觸,吸收時間長。
如何計算吸水率?
塑膠吸水率的測試標準依據ASTM D570,有三個方式
- 測試件浸泡在蒸餾水裡,時間24小時,溫度23℃(73.4℉)
- 測試24小時,在水裡吸水率提升多少。
- 測試件浸泡在蒸餾水裡,直到吸水率變化停止或不再上升。[建議加熱100℃]
- 測試飽滿,吸水率最大值。
- 測試件放在環境空氣中,時間24小時,溫度23℃(73.4℉),濕度RH50%。
- 測試平衡,在空氣中24小時吸水率提升多少
有哪些影響?
製程
成品在射出成形之前,材料粒子都需先行烘乾乾燥,將水分完全去除,才進到射出成型機台,以避免水分蒸發汽化,造成產品不良,如銀痕、氣泡。
有些塑膠材料,吸水率很低,卻對水分非常敏感,例如PET,常用於寶特瓶,在生產過程中,只要些許水分,加上機台高熱高溫,造成PET直接水解(Hydrolysis),無法成形。
成品
塑膠會吸收水,依據材料化合物而有不同的吸水,所吸收的水會以不同方式去影響使用性能,如下:
- 尺寸改變
- 重量改變
- 機械性能(彈性、拉伸、衝擊、磨耗)
- 電器性能
本土環境如何?
每個國家的環境濕度是不一樣的,而在台灣環境濕度一年平均75%以上,影響塑膠的吸濕性是很大的,在各種使用情況須經常納入考量。對於應用於水中、高濕度的使用環境,選擇低吸水率的塑料,與其他塑料相比或許是較佳的。
有哪些因素會影響吸水?
1. 材料類型
不同材料,不同的吸水率。舉例來說: PC聚碳酸酯,最低吸水率0.1%,而PA46尼龍之最低吸水率為1.3%,兩者相差超過10倍以上。
2. 添加劑
如填充物、抗濕粉、軟化劑等等,依成形之需求,會添加各種不同的元素進去,為了得到或加強某項能力,也產生其他效應,舉例1: 塑料PVC添加軟化劑,增加了彈性,但吸水率也上升了。舉例2: PTFE本身幾乎不吸水,但添加了纖維之後,吸水率卻上升,原因在於纖維與材料之間只是物理性接觸,仍存在細微的間隙。
3. 結晶與非結晶
結晶與非結晶材料,雖然與吸水非直接關係,而是呈現不同的結果。結晶材料在吸水之後,尺寸表現是較不穩定的;非結晶材料在吸水之後,尺寸表現是較穩定的。
4. 纖維(Fiber)方向性
纖維排列是會影響吸濕的尺寸變化,纖維排列方向與流動方向平行,在吸水之後,橫向尺寸(X)膨脹較小,在縱向尺寸(Y)膨脹較大;反之,纖維排列方向與流動方向垂直,在橫向尺寸(X)尺寸膨脹較大,在縱向尺寸(Y)膨脹較小。
5. 環境濕度
環境濕度的高低,是會影響材料吸水的速度與飽滿(和)度,吸水率並不會無止境的上升,原因在於水分會揮發,吸水率會達到一個平衡點。舉例來說: POM在環境濕度50%,吸水率達0.10%,而在環境濕度90%,吸水率達0.30%。
6. 環境溫度
與所處之環境有關,當環境介質為空氣時,就好比人的毛細孔,溫度上升,毛細孔張開,水分揮發,吸水率下降,典型的做法是烘乾箱,或大家常說的”乾燥”。當環境介質為水時,利用溫度上升,讓毛細孔張開,藉此儲存水分,吸水率上升,典型的作法是加水煮沸。
7. 暴露在環境中的時間
如果剛成形的產品,置於環境裡的時間越長,吸水率逐漸升高,直到與環境濕度達到平衡為止。如已強制吸水且完全吸水的產品,反而隨著時間越長,吸水率逐漸降低,直到與環境濕度達到平衡。
強制吸水
產品在模具射出成形時,便有材料縮水率,這是第一次尺寸上的變化,接著置於大氣中,與空氣、水氣接觸,因吸濕造成膨脹,這是第二次尺寸上的變化,這是必然會發生的,在與環境水份達成平衡時,同時尺寸變化及性能也達到一個穩定狀態。
為了減少等待時間,將產品強制吸水,快速達到我們想要的目的及產品應有的性能,會採用強制吸水的方式,如加水煮沸及常溫泡水。
如何應用?
例: 尼龍乾燥的時候韌性差、硬度高,所以安裝產品容易裂壞;當尼龍吸水之後,硬度下降且具有彈性的,安裝產品不易損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