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麼是拔脫力

名詞解釋
拔,指拉出、抽出,從下往上方向的力量。
脫,指脫落、退掉、取下。將已結合之兩物件鬆開、退出、取下。所談到之都將會為屬於干涉配合(緊配),因為如果……沒有干涉量,就沒有拔脫力,會使它們之間會是可自由地相對自由活動。
因此,軸襯拔脫力之定義便是將已安裝好的軸襯從孔內或軸上完全拔出,所需要之力量。

其他名詞
拉拔力、拉脫力、脫拔力、干涉力…..等等。

拔脫力的目的
一般討論到『拔脫力』,大多數考量是”為了不要發生脫落或產生位移”,軸襯在安裝於旋轉與滑動機構時,可能會有來自於引擎機械方面運轉之震動、軸心側向力接觸摩擦等等,特別是在滑動摩擦;根據側向力之大小,如果拔脫力不足夠,該軸承會產生位移移動,甚至脫落,導致產品零件損壞。
哪些因素會影響?
軸承組裝過程中,影響拔脫力之大小,主要原因有這些:
- 材質強度,成正比。指軸承該材料具有抵抗變形之能力,不同之材質有不同的強度。
- 厚度(壁厚),成正比。軸承之外徑與內徑相減,除以2就會得到厚度,即單邊壁厚。厚度越多,強度隨著提升,但會達到近乎飽和、平衡狀態,並非無限厚度就有無限大之強度。
- 接觸面積,成正比。指軸承與孔,兩個物體接觸的總表面積,於此強調之會是直徑相關,在所有條件相同之下,直徑大之軸承會比直徑小之較難安裝。
- 接觸高度,成正比。呈上,使軸承之高度提高,相當於接觸面積變大。
- 干涉量,成正比。指干涉配合之數值,如果是將軸承安裝到孔內,軸承之外徑需大於孔之尺寸。
- 摩擦係數,成正比。描述兩個物體在接觸面上相互滑動時的摩擦力大小,表面的光滑度、潔淨度以及是否有添加潤滑劑等都會影響摩擦係數。

舉例來說,假如想要從孔內把軸承取出來時,噴灑流動性較高之潤滑油,讓它盡可能滲透到軸承與孔之間的接觸面之縫隙裡面,好讓將軸承拔出來更容易。
建議
綜上所述,我們會這樣子建議,倘若尚有一些設計上之空間,可以靠物理性之方式,不讓軸承產生脫落或位移,單單僅靠拔脫力量維持常常是不足夠預防的,特別是機械上之振動、瞬時側向撞擊等等之類之情況,實用地例子,像是C扣環、溝槽、擋牆等等皆可抑制軸承產生移動。
其他環境因素影響
在實驗拔脫力時,是依據設定條件的環境所測得之數據,雖數據是準確的,但與實際使用狀況不同,所以還有以下兩點仍需要考慮進來,否則仍會發生脫落情況。
與壓配力之差別
差別在於施力方向是相反的,其考量之目的是不一樣。力量數值方面,原則上,可視為一樣的。兩者之間的差別如下:
壓配力透過機台所試得出之數值,它屬於動摩擦係數,在滑動時所需克服之摩擦力,測得數據為軸承停下來前之最終力量,因為會隨著軸襯壓入深度越大,接觸面積會慢慢地提高,力量就越大;
反之,拔脫力,它屬於靜摩擦係數,克服靜摩擦並讓物體開始移動需要更大的力,測得數據為軸承一旦移動之初始力量,因為會隨著軸襯退出,接觸面積會慢慢地變小,力量就越小。
由於靜摩擦係數會大於動摩擦係數,所以理論上來講,所測得之拔脫力會略大於壓配力。在了解靜及動摩擦係數之差別之後,一般來說,如果不在乎細小地差距,便可視同為相等。

如何知道拔脫力是多少?
首先,能夠依靠實驗機台來得出數據,這是比較好之做法,其數據是符合實際使用之且真實地。如果實在是真之沒有設備來取得這些資訊,我們有提供線上計算理論值之壓配力(拔脫力),只需要填寫幾個尺寸就OK,請點選以下連結:



